市政府网站 | 市政协网站 实时天气: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关于赴外地考察学习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和人大代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报告
日期:2018-08-15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兰州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

  (2018年7月30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

  6月1日至10日,我委组织相关人员,由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考察组赴云南和四川两省就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和人大代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学习的重点

  (一)关于美丽乡村建设

  考察组先后深入到云南省丽江市金山街道东元社区德为居民小组、大理州祥云县沙龙镇水涨地和祥城镇箐中图强新村、腾冲市固东镇江东社区、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庄上村、仁和区立新村、盐边县红格镇、东区阿署达村考察学习了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突出的特点是当地始终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存相结合。大理州的主要做法归纳为“四个坚持、四个实现”。

  1、坚持久久为功,实现理念升华。历年来始终坚持以打造“七好”( 好规划、好路子、好村庄、好体系、好村风、好班子、好制度)为主要任务,以“三清洁” (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切入点、以“八有”(有合理的村庄规划、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宜人的人居环境、有稳定的主导产业、有宽裕的生活水平、有配套的公共服务、有淳朴的民风民俗、有良好的管理机制)的工作格局。

  2、坚持准确定位,实现规划引领。一是突显城乡统筹。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二是突显优化布局。按照“以点突破、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面”的推进模式,分别明确典型示范阶段和全域推进阶段的建设重点,使项目资金投向更加精准。三是突显各美其美。针对各地发展基础、人口规模、资源条件、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建设各美其美的美丽乡村。

  3、坚持注重统筹,实现资源整合。积极调整各级财政资金支出结构,统筹各级各部门涉农项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完善农民群众参与建设机制,保障农民群众自主选择、自主参与、自主评判权的主体作用。

  4、坚持顶层推动,实现全域秀美。坚持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由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级党委农办牵头负责整体谋划、综合协调、规划布点、统筹推进、督促检查和综合考核工作。二是强化考核督查。把美丽乡村建设列入县市综合考评和各级党政干部政绩综合考核内容。各级党委、政府督查机构列入重点督查内容,确保建设成效。

  (二)关于田园综合体建设

  考察组对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紫玉葡萄农庄、仁和区混萨拉村、盐边县益民乡和金河村的田园综合体建设进行了考察学习。主要是当地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引进和培育现代农业市场主体,利用专合组织等载体实施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合力共建,积极探索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村集体为主导,因地制宜做好资源要素的合理分配, 打造以产业和项目为支撑的田园综合体。攀枝花市目前已创建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全国立体农业示范点、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调”基地。主要做法有:

  1、创新模式,推动“康养+农业”融合发展。一是打造特色产业基地,推动“产区变景区”。整合红格片区的优质温泉、运动健身、乡村美食等多种旅游资源,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的乡村旅游格局。盐边县红格镇已成功创建成了“全国特色小镇”。二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动“田园变公园”。打造现代农业公园、农业科普园和生态田园综合体,建成“鱼米阳光”“青松林”“阿署达”等农业主题公园。三是开发康养功能产品,推动“产品变礼品”。打造“米易味道”等40余种特色农产品。

  2、打造品牌,拓展营销市场。一是着力打造“攀枝花芒果”。获得全国首个芒果欧洲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培育“三品一标”11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6个。二是抓好“线上线下”两个平台。持续深化“农超对接”“直供直销”营销模式,建成北京、成都和上海攀枝花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体验店。三是拓展市场。在北京、广州、成都等城市举办“康养胜地•金色芒果”等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

  3、科技引领,不断夯实基础支撑。重点加强与中国农科院、中国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院地”合作,着力引进高端技术、高产品种、高层人才,推动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标准构建等工作。与中国热科院的合作,建成了攀枝花市芒果创新工程中心,启动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四川攀枝花试验基地、中国晚熟芒果科技创新与技术集成基地等项目建设。与神州数码(集团)合作,全面启动启动芒果大数据中心建设。目前,攀枝花市农业良种普及率超过95%,科技进步贡献率近60%。

  (三)关于人大代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在考察学习中了解到攀枝花市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主要表现:

  1、建言献策出好良方。攀枝花市各级人大主动为脱贫攻坚提建议、献良策。比如米易县人大组织代表在调研基础上,积极建言献策,米易县政府根据人大代表的建议,设立了教育、卫生扶贫基金各500万元,按照500-5000元/年户标准,及时救助贫困户家庭困难学生就学,确保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贫困群众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控制在10%以内,县域政策范围内住院贫困户零支付。

  2、结对帮扶办好实事。攀枝花市各级人大代表通过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实现“串一次门、谈一席话、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攀枝花市西区人大在活动中组织市区代表为贫困群众捐款捐物或协调资金5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1名,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40个,提出脱贫攻坚建议39条。

  3、示范引领带动脱贫。攀枝花市各级人大代表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如盐边县的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李兴发,带领贫困群众发展核桃种植面积达到16800亩,其它水果约800亩,发展现代畜牧业示范户21户。

  (四)祥云扶贫

  大理州祥云县祥城镇箐中村在地扶贫搬迁中积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抓产业发展,始终坚持易地搬迁和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做到贫困户搬迁安置到哪里、产业发展到哪里。创新“互助社+土地流转+贫困群众”

  的模式,以“一棵树、两个果、三盘菜”为支撑,发展订单农业和电商扶贫,使农民土地流转有租金、企业就业有薪金、入股企业有股金。立足村情村貌,修建道路、卫生院、学校,做到“厨卫入户”、“人畜分离”。解决好吃水、用电、就学、就医、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问题,为搬迁户创造良好环境,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二、几点建议

  1、加大投入力度。美丽乡村建设的难点在资金,重点也在资金。我市应增加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各职能部门的项目和资金应向美丽乡村建设倾斜,优先解决美丽乡村建设村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等。

  2、注重产业培育。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我市有很多特色产业,但在规模、质量和效益方面还欠缺。应借鉴攀枝花市发展芒果的有益做法,从打造品牌、保证安全、优质高效、延长产业链等多个方面着手,做大做强农产业。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外地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协调有力,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班子成员学历高、年轻化,富有活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我市的基层组织也应多任用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发挥他们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干事效率高的特点。

  4、广泛动员多方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涵盖经济、社会、生态、人文、历史等多个领域,建设成果享受涉及各类人群。要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强化宣传,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真正做到共建共享共发展。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