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网站 | 市政协网站 实时天气: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兰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张建平———养老服务无小事
日期:2020-06-23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民生无小事,养老服务更无小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养老服务一直牵挂在心,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对养老服务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系统阐明了新时代养老服务发展的职责定位、性质宗旨、目标任务、工作重点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养老服务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4月1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甘肃省养老服务条例》,这是我省针对养老服务出台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为我们做好养老服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做好全市养老服务工作,既是大民生,又是大产业,既关系民生,又连着民心,对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我市养老服务工作总体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发展趋势,正在向精细化、专业化、品质化、多样化发展。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完善,建立了“市级居家养老监管中心、区县居家养老运营中心、乡镇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平台,探索推广了“政府主导型、社工服务型、企业连锁型、机构延伸型、物业服务型、农村互助型”六大为老服务新模式,打造了“幸福兰州•为老驿站”新品牌。全市养老服务企业及机构253家,年服务400万人次。建成城乡日间照料中心776个,城市和农村覆盖率分别达53.3% 和76.7%。提升扩建养老机构27家,新建养老机构5家。虽然我市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市人口老龄化形势比较严峻。去年年底,全市老年人口达到73.21万人,占总人口的22.06%,高于全国(2.49亿,17.9%)、全省(436.2万,16.5%)平均水平,这给我们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我市养老服务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十分突出,养老服务供给还不能有效满足社会的需求,养老服务投入与多样化需求还有差距,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医养资源结合不够,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力度不大,养老服务人员综合素质还不高,农村一些日间照料中心闲置浪费,等等。

当前,我市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脱贫攻坚的决战时刻,也是我市老龄事业改革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窗口期。如何推动我市新时代养老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如何把全市73.21万老年人照顾好、保障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考题。这不是个简答题,而是特别有难度的题。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优化,推动我市新时代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着力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全市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对策上再细化。只有问题把握得准,才能更好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一要做好需求判断。紧盯我市的老年人口数量和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审时度势,准确研判目前我市在养老机构、医疗资源、养老服务人员、养老产品等方面的需求空间,找准影响养老服务工作的关键症结,确保整改工作的措施有指向、不偏离。二要做好规划编制。按照编制“十四五”规划的要求,盯住短板弱项,加强调查研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编制好我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为做好养老服务工作提供遵循。三要做好政策保障。围绕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养老企业培育壮大、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养老服务资金投入、养老服务生活补贴、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等,制定完善能真正落地、真正惠民的政策制度,增强政策制度的衔接性、统筹性、时效性和针对性,构建完善的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

二要聚焦优质供给,服务上再优化。优质供给是养老服务的核心关键。要把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作为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持续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真正做到“雪中送炭”“锦上添花”,让老年人吃不愁、病不忧、孤不独、乐有伴。一要优化服务设施。把优化养老服务设施作为首要任务,组织实施好城市养老院、农村敬老院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城区公办综合养老福利机构建设,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设施档次和水平,确保养老服务接地气,让老年人既要消费得起,还要消费得值。加大养老资金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改造养老服务设施。尤其要防止“三个倾向”,即防止不接地气脱离实际的倾向,避免出现“一床难求而又大量床位闲置”的不平衡和资源浪费现象;防止追求档次形式主义的倾向,按照实际实用确定养老机构建设规模,避免片面追求大规模、高档次出现“面子”工程、“摆设”工程。防止重硬件轻软件建设的倾向,在提升服务设施等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注重政策法规制定、体制机制改革等软件建设。二要优化服务模式。在“互联网+养老服务”领域开展探索和实践,把互联网引入养老服务各领域各环节,大力发展“智慧养老”。积极探索推进农村社区医养结合新型服务模式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形成具有兰州特色的养老服务路径。持续巩固“幸福兰州•为老驿站”新品牌,擦亮兰州养老服务新名片。三要优化服务资源。坚持市场化导向,加大政府对民营企业用地、融资、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更多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工作,开办养老服务企业。加快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积极推进“公建民营”模式,激发市场活力。利用具备条件且闲置的办公用房、学校、宾馆、医院和集体用地等,整合改造为养老服务设施。四要优化服务队伍。加强养老服务专业服务队伍建设,把优秀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纳入急需紧缺和重点人才引进范围。支持在兰职业院校设置、完善养老服务专业,大力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加大现有养老护理员培养培训力度,着力建设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养老护理员队伍。大力支持志愿养老服务,培养养老志愿者队伍。完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激励政策,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的积极性,让养老护理员的劳动创造和社会价值在全社会得到尊重。五要优化法治服务。加快我市养老服务方面的立法工作,做好《兰州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办法》立法调研,健全法规、政策、标准相衔接的养老服务法治体系。

三是凝聚工作合力,责任上再强化。养老服务是全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强大的工作合力来共同推进。要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家庭、个人等各方面的应有作用。制定养老服务工作责任清单,明确哪些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哪些是家庭责无旁贷的赡养义务,哪些需求应通过市场来解决,哪些应当政府推动社会组织来落实,等等,切实使政府及有关部门,以及家庭、社会的责任边界更加清晰。特别是各级政府要科学统筹谋划,整合各方资源,形成部门间的合力、部门与社会的合力。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厘清工作职责,靠实工作责任,密切协同配合,建立协作机制,落实好在推动养老服务工作中的任务,努力让全市老年人生活的安心、顺心、舒心。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