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网站 | 市政协网站 实时天气: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兰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建平——为城市安全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日期:2021-08-30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安全发展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是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事关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福祉。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要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把统筹发展与安全纳入指导思想,作为指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当前,随着城市人口、功能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安全管理水平与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不断凸显。为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有效防范事故发生,城市安全发展立法刻不容缓、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要深刻认识城市安全发展立法的重要性。做好安全发展领域立法,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应对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的内外部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发展所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处理好发展与安全关系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目标” “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效益,必须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等等。并多次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依法治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全面提升城市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内容共涉及6个方面20条,对加强城市安全源头治理、健全城市安全防控机制、提升城市安全监管效能、强化城市安全保障能力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特别是明确提出,“加强体现安全生产区域特点的地方性法规建设,形成完善的城市安全法治体系”。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城市安全发展作出安排部署。今年6月,市委常委会会议提出,“要统筹贯彻落实城市安全发展意见,结合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开展“回头看”活动,积极争取、力争制定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全市性安全生产法规,为推进安全和发展工作提供法治保障”。市委十三届十五次全会又明确要求,“严格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加快建立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的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全面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二是形势所迫。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上关于城市安全工作决策部署,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底线思维、红线意识,全面推进责任落实、隐患排查、专项治理、基础建设、体制改革等重点工作,我市城市安全发展形势持续向好,今年前两个季度安全生产四项指标相比去年全面下降。但作为省会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安全生产工作仍然处于爬坡期、过坎期,自然、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安全风险还比较大,城市安全基础还比较薄弱,安全发展理念树得还不够牢固,城市安全风险管控能力还不足,新旧隐患叠加状况突出,各类风险隐患量大面广,地质灾害多发频发。比如,一些老企业长期没有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存在潜在风险隐患;城区人口密度大,高层建筑密集,消防隐患突出;市政设施老化,城市道路、供气供水基础设施隐患增加;全市147个重大危险源分布在黄河两岸,14条总长755公里的长输油管线途经除城关区以外的其他7个区县和高新区,4615公里各级燃气压力管线纵横交错,一旦发生事故将对我市公共安全构成重大风险。这些问题急需通过立法来预防、规范和化解,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在可防可控状态。三是民心所向。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安全发展是城市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必然会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城市安全发展、安全生产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对安全发展的需要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市安全发展存在许多堵点、漏点、痛点,与全市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期盼还有很大差距。启动城市安全发展立法归根结底是为了增强风险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全力防范化解风险,坚决遏制重大事故和灾害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要深刻理解城市安全发展立法的可行性。立法的可行性就是指制定的法规既能立得住、也能行得通。城市安全发展立法既要贯彻市委意图,也要符合群众需求,既要尊重客观规律,也要紧扣我市实际。一是坚持立法导向。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安全发展的重要论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立足长效、依法治理,系统建设、过程管控,统筹推动、综合施策”,牢牢守住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根红线,充分发挥地方性法规的实施性、补充性、探索性功能,不断健全完善城市运行管理及相关方面的安全制度规定,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安全社会治理格局,促进建立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的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的城市安全发展制度体系,全面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二是把握立法重点。紧扣中办国办《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涉及的环境安全、治安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卫生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场所设施安全、社会保障安全、信息安全等九个方面,紧密结合我市实际针对性立法。要加强城市安全源头治理,坚持规划先行,完善安全法规和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加快重点产业安全改造升级。要健全城市安全防控机制,强化安全风险管控,深化城市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提升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要提升城市安全监管效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安全监管体制,增强监管执法能力,严格规范监管执法,做到责任落实无空档、监督管理无盲区,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城市病”。要强化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安全科技创新和应用,提升市民安全素质和技能,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浓厚社会氛围。三是注重立法效果。立法的最终目的在于所立之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如果没有可操作性,不能解决具体问题,所立之法就只能成为摆设和花架子。开展城市安全发展立法的目的就是为了统一规范全市所有领域安全工作,从预防、管控、处置等方面形成闭环效应。因此,法规的制定要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为目标,既要体现精细化,又要彰显完整性,杜绝行业安全领域法规拼凑,切实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通过立法让政府、企业、社会的安全意识、安全责任落实到位,让违规违法行为受到严厉打击。

三、要深刻把握城市安全发展立法的原则性。城市安全发展立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把准原则和方向。一要坚持法制统一原则。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地方立法必须遵循的法定原则。从国家层面看,就安全生产方面,全国人大出台的法律、国务院出台的行政法规、部门制定的规章很多,6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将于9月1日起施行,其中增加和修改了很多新的内容。因此,城市安全发展立法在理念、条款、内容等方面要处理好与上位法的关系,确保地方立法和国家法律、行政规章相互补充、协调统一、有效衔接。二要坚持开门立法原则。立法不能搞闭门造车、纸上谈兵,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走下去、提上来,实现立法全过程人民民主。走出去就是要认真学习借鉴其他省市地方立法经验,汲取先进立法理念和有益经验做法;请进来就是要充分发挥立法咨询专家和学者的“外脑”的作用,积极邀请国家及省上安委办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加强对我市立法工作的指导和参与;走下去就是要紧扣群众所需所盼所思,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让所立之法察民情、聚民智;提上来就是要坚持立法为民,采取召开座谈会、发布网络公告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将群众语言转化为法言法语。三要坚持源头治理原则。每一起安全事故都存在源头上的漏洞。城市安全立法要从整体上转变观念,条款内容要突破传统的事后处置模式、“就安全谋划安全”模式和粗放管理手段,由传统管事故的安全管理向重视管源头的风险治理提升,把城市安全工作的着力点更多放到强化源头防范、系统治理上,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向规范化、经常化、主动化管理转变,推动构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双重预防的工作格局。四要坚持务实管用原则。城市安全发展立法要注重精炼表达、务实管用,务求抓重点、抓要害、抓问题,尽可能减少 “号召性”“倡导性”一类的条款,尽量多一些“干货”,做到有几条立几条、成熟几条立几条、管用几条制定几条,最大限度减少无实质性内容的条款。对上位法中有规定的,不再重复、照搬;对上位法中无规定的,在法定权限内作出符合兰州实际的细化、扩展。五要坚持权责清晰原则。安全责任既是主管部门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立法中要牢牢抓住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部门各方面安全责任和工作职责,完善责任体系。要强化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特别是对部门的权力责任、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义务要清晰明了,对职能交叉的部门要明确相关协调配合条款。六要坚持协同高效原则。不同领域法律法规的规范主体不同、实施主体不同、考量因素也不同。城市安全发展立法面广点多,要注重在横向上与其他各专业行业安全法规的衔接与互补,做到协调统一、有效兼容,确保对互有联系的同一事项处置方式保持一致,确保条例内容与其他法规内容相互契合,形成环环相扣的法规体系。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