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以往的“政府提”到“大家提、代表决、政府办”,2024年,兰州首次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在今年召开的兰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全市304名人大代表差额票选出2024年度兰州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这也标志着我市开启了为民办实事的全新模式。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晓强曾在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的闭幕会上强调,“这次人代会票决出的十件民生实事,就是兰州老百姓的‘家事’,也是市委、市政府的大事要事,桩桩件件都要办到群众心坎上,今年年底要向老百姓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群众“点单”、人大代表“定单”、政府“领单”、人大“验单”,要让票决出的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必须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部门主动靠前、深入一线,创新监督模式,推动政府及相关部门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共同推进民生实事项目顺利实施,彰显了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着力推进改善民生福祉的使命与担当。
用好刚性监督 创新模式“立机制”
“民生实事项目,每一件都是群众的期盼。”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周学海在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多个工作会议上反复要求,要坚决做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后半篇”文章,把代表关注的事情办实,把群众期盼的事情办好,切实推动兰州市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量完成。
成立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开展项目对接……截止3月底,市人大常委会根据民生实事项目内容和部门工作职责,成立了6个“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组”,每组由1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队,1个常委会工作部门负责,各组按照分工全面负责本组民生实事项目的监督工作;制订了《兰州市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方案》;充分掌握了实事内容、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时限、总投资等重点内容,并与责任单位及时进行工作对接,为开展监督做好了准备。
“从4月上旬至11月下旬,各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组都将通过组织市人大代表、市民代表、新闻媒体进行现场视察检查、调研、座谈、听取汇报等多种形式掌握项目实施进度,查看项目成效,查找问题不足,分析问题根源,及时督促政府及责任单位制定针对性措施,提升项目质效。”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届时,各工作组将对民生实事项目阶段性完成情况进行综合研判,对没有按照规定时限推进的项目及时予以督促;对问题困难较多、进展缓慢的项目,将组织责任单位、实施主体、人大代表等进行专题会商,提出推进意见,必要时会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同时,及时向社会展示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进度和成效,努力形成全社会关注、参与、支持项目实施的良好氛围。
坚持结果导向 跟踪问效“查进度”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民侨工委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监督工作组召集责任单位召开的一次专题会,可被视为市人大常委会把准“监督者”角色定位,对民生实事票决项目推进情况进行全程监督、跟踪问效的一个缩影。
“全市‘养老服务+老年助餐服务’试点项目选址及建设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是否已经完成?”“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方案是怎样的?”……会议伊始,监督工作组就对相关责任单位抛出了一系列问题。
“我们经过前期对个县区反复多次的实地检查,目前已完成相关选址工作。我们也会继续对项目建设实行月报告计划,督促各县区民政局正根据进度安排分类推进。”承担全市‘养老服务+老年助餐服务’试点项目的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在汇报项目进展时表示,10个社区养老和助餐服务示范机构预计4个项目4月底前进入施工,6月底前建成,剩余项目按进度10月底建成;40个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示范点正在进行提升改造,6月底前陆续完成提供服务;3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计划10月底前完成改造,10个村级互助幸福院计划7月底完成提升。
全市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项目也是市民政局承担的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据了解,自2017年6月开始,我市每年以不记名方式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统一购买一份意外伤害保险、老年人因意外导致人身伤亡的,由保险公司按照投保响应和协议约定负责赔付,项目运行以来累计赔付14752件5924万元。
与往年不同的是,在多方努力下,今年项目适度提升了保额标准,并列支专项资金954.14万元用于2024年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投保续保工作,保障了项目顺利实施。“同时,我们成立了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项目工作组,明确了专人负责,并形成了工作方案。”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目前项目已发布采购意向公告,待5月初公示期结束后将尽快开展招标工作,确保6月底前完成项目招标、合同签订及资金支付等工作。
座谈交流过程中,督察工作组成员们不时提出意见建议,并语重心长地叮嘱责任单位说,“养老服务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期盼、提高幸福指数的重要民生事项。要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让他们同享社会发展红利。”“全市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项目是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建立的一项惠民政策,要最大限度的保障老年人权益,提升老年人及家庭风险抵御能力,让为民实事发挥更大效益。”
以“小事”撬动“大事” 跑出实事落实“加速度”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季度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众就业情况如何?这个问题不仅牵动着社会大众的敏感“神经”,也是市人大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组迫切想要了解到的。
“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同比增长18%,完成全年任务的34.29%,高于15%的季度目标任务,实现了‘开门红’。”承担全市城镇新增就业项目的市人社局相关责任人说道。面对这样振奋人心的利好消息,督查工作组继续追问下去,“你们一季度做了哪些重点工作,下一步还有什么工作打算?”
截至3月底,全市共支出就业补助资金7554.85万元、发放各类创业惠岗贷款2.68亿元;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走访困难家庭1821户、就业困难人员3518人次,帮助2797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与25所在兰高校签订《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合作共促协议》,设立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驿站;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40场,组织直播带岗110场,推介岗位4.78万个,达成意向性协议2万人……一组组数据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惠民”工程的信心和决心。
下一步,配合市委组织部制定出台高校毕业生留兰倍增计划和各行业部门人才支持计划;构建“用工需求+求职愿望+定向培训+对接上岗”一条龙培训服务模式;建立分级分类帮扶援助机制,对有就业意愿的,至少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一项项有针对性的举措,也给督查工作组吃下了“定心丸”。
“我们就是要用一件件‘惠民小事’去撬动‘民生大事’,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督查工作组表示,下一阶段,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创新方式方法,完善与政府的沟通机制,用好监督评估机制,让代表和群众说得上话、行得上权,确保项目落地见效、民意有效抵达。让群众真正成为民生实事项目的建议者、决策者、监督者和最终受益者。